面条在中国,目前已有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因其制作简单,食用方便,营养丰富,既可当主食又可作快餐,早已为世界人民所接受与喜爱。中国面的做法也是五花八门 ,品种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地方特色也极其丰富,就拿我们今天要说的八大菜系的徽菜发源地~安徽说起。
安徽,这片古老而富饶的土地,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还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安徽省的区域处在一个“南北共生”的过渡地段,皖南爱吃米,口味较为清淡。皖北爱吃面,口感重咸辣,正是因为如此,安徽地区也诞生了很多地方性的特色名面,独具特色,种类繁多,深受大众的喜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品味安徽的十大名面,感受传统与美味的交融,感受一下安徽的多面文化。
安徽羊肉面,羊肉面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是当地特色面,譬如陕西榆林、内蒙古大部,安徽萧县、含山、丹阳、全椒等。安徽的羊肉面也有几个地方的主要特色,以下面的五款特色羊肉面为安徽羊肉面的代表。
第一款,马鞍山含山羊肉面,马鞍山等地的特色羊肉面,以其鲜嫩的羊肉和独特的汤底而受到大众的赞誉。面条煮熟后,淋上浓郁的羊肉汤底和调料,再撒上葱花和香菜,让人垂涎欲滴,久吃不腻。
第二款,丹阳羊肉面,安徽马鞍山博望区丹阳镇的一道特色美食,也称当涂县丹阳羊肉面。以羊肉大锅面为最佳,这种面条相传是明代一位江湖郎中所制作,并一直流传至今,后逐渐成为当地风味面食佳品。该面取煮熟羊肉片为主料,面条下锅煮熟以后,放入有葱花、辣椒酱、猪肉圆、皮肚、鹌鹑蛋、香菇、菠菜、盐、酱油的火锅中,羊肉片放最上面,沸腾后三分钟左右即可享用。以面条滑润、香、辣、味厚为其主要特点,所用的羊需经过春冬两季的滋养,膘肥肉嫩,炖出的汤味醇且膻味小,素有“夏天羊肉赛人参”之说法。成品看着色香味俱全,闻着香气浓厚,羊肉细腻松软,鲜嫩细滑,面条韧性十足,高汤鲜甘绵醇。
第三款,香泉羊肉面,马鞍山和县香泉镇地处皖东。此羊肉面好吃的关键是选材,首先羊肉的品质与众不同,因为饲养山羊的水是当地温泉水,本身就含有天然的各类微量元素,加之本地喂养山羊的饲料都是农作物、秸秆等,使得羊肉的口感十分劲道。其次“面”也是有讲究的,它不是普通的筒装面,而是来自附近善厚及本地农家的手工挂面,当地称“水面”。这种挂面本身就是一道享誉八方的名小吃,再与此地的羊肉相结合,其滋味您可想而知。
很多面馆会在整洁的厨房中间摆着一口不锈钢大桶,掀开盖子,里面盛着熬好冷却的羊肉汤,每有客人来吃香泉羊肉面,他就从桶里舀出羊肉汤,在锅中烧热下入面条,等面条煮开后,放入醋,再汆入卤制好的羊肉,撒上蒜叶,一锅香泉羊肉面就做好了。一碗香泉羊肉面,不仅承载了香泉人世世代代流传的美味,更蕴藏了香泉千百年来的历史厚重感。
第四款,宿州萧县羊肉面,萧县羊肉久负盛名,入伏食羊肉、喝羊汤,是徐淮地区的传统习俗。萧县的“吃伏羊”吃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代表了当地的传统文化。据说萧县羊肉的美名已有300多年,说是在古代的时候萧县的民间就有吃羊肉,喝羊汤,配面条的饮食习俗,还有说无羊不成宴的说法,更有“味压江南十二楼,名震萧淮三百里”的美誉。
第五款,滁州全椒羊肉面,选用当地优质羊肉,羊肉鲜嫩多汁,面条劲道爽滑。搭配特制的辣椒和调料,让人回味无穷。其中马厂羊肉面更是安徽滁州全椒县马厂镇的一大特色,也是全椒羊肉面的杰出代表,这碗面采用香味浓郁的羊汤作为汤底,搭配本地的手工挂面,快出锅时淋上一点醋,激发羊肉的鲜味,再加上秘制的辣椒酱,整碗面吃着酸辣爽滑,肉嫩适口,汤鲜肉烂、浓香扑鼻,辅之以当地特制的手工挂面、黄豆酱汁和辣酱,滋味妙不可言。隆冬时节,对很多当地人来说,来一碗热气腾腾的马厂羊肉面是再熨帖不过的了。
炉桥鸡丝面,又叫炉桥手擀鸡丝面。安徽省定远县西部的炉桥镇,是一座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炉桥镇的鸡丝面,以鸡汤为底,鸡丝为料,做工精细,汤汁鲜美,以其独特的调味和面条口感而闻名。
传说在康熙年间,炉桥方氏家族有一位才子官居至翰林大学士,有一年回乡探母,其母重病多日不起,虽觅得山珍海味,其母不曾尝一口。为解母忧,方翰林不避庖厨,与妻亲选精面以手擀,再佐以母鸡汤为料,做好之后端到其母面前,其母胃口大开,心情渐好,不久便康复。因此面系方翰林为孝敬其母所创,故又称“孝面”,后该面为炉桥方氏家族传承至今,渐成为家喻户晓的名面。
此面除了在炉桥有店之外,像周边的合肥、淮南、蚌埠、定城镇、水家湖等地都有以炉桥鸡丝面为主的面馆,面条根根分明,汤清面筋道,入口醇香而又带有韧劲,让人食欲大增。吃过的人都赞不绝口,耐人寻味。
安庆牛肉面,安徽省安庆市的代表名面,这款牛肉面它不像兰州拉面那样清淡,它的汤底是用纯牛骨汤熬制,搭配上特制的辣椒牛肉,汤汁香辣浓厚,厚重咸鲜,面条吃着劲道柔韧,非常过瘾。
这道牛肉面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口感和丰富的味道。精心挑选的牛肉经过炖煮后,散发出浓郁的香味,与面条的麦香完美融合。面条爽滑劲道,牛肉鲜嫩多汁,再配以独特的调味品,使得每一口面条都充满了层次感和满足感。
除了美味可口外,安庆牛肉面还有一个特点~价格亲民。这使得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外来游客,都能轻松品尝到这道美食。因此,无论是清晨的第一餐,还是深夜的夜宵,安庆牛肉面都是人们的不二之选。
安庆牛肉面早已凭借其独特的口感和选料精致的特点,成为了人们心中的美食佳话。这道以牛肉为主要配料的面食,历经数十年的升级和发展,如今已成为了安庆美食的一颗璀璨明珠。
淮北烫面,淮北地方文化特色的名小吃,让不少身在外地的淮北老乡魂牵梦绕。在当地无论是学校门口,还是医院门口、各大街小巷几乎都有这种烫面馆。可以说是淮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的文化小吃之一。
在淮北,不管是冬天还是夏天大街小巷里卖烫面的店门口总是排着长队。选用优质面粉制作,经过特殊处理后,面条口感滑嫩。搭配鲜美的汤底和调料,让人食后回味无穷。
烫面的独特制作工艺使其成为了淮北地区的具有代表性的一款特色面。这种面很细,有点像米线或粉丝,它有着米线的爽滑和劲道,吃着香辣酸爽开胃。淮北烫面的好吃程度已经影响了到周边城市,如宿州、徐州、萧县、阜阳、合肥、甚至是苏州等大部分城市,颇受当地人喜爱。
关于烫面的历史你知晓吗?相传在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安定天下之后,休养生息,以农为本,厅行节约,当时的农民为了下地干活方便,发明出了压制后晒干的速食面,在唐太宗的治理下,四海知唐威名,享誉世界,海陆往来不断,面食也作为商品和文化,随即传入日本和西亚诸国,被当地人换作“唐面”,后因文革破四旧才被迫改名“烫面”。这就是烫面的由来!一种跨越千年的美食,还不赶紧来碗“盛世‘烫’面”压压惊!
亳州涡阳干扣面,在涡阳有这样一段话:“涡阳有老子,涡阳有九龙井,涡阳有天静宫,涡阳还有香飘天下的涡阳干扣面”。安徽省亳州市涡阳地区的一种独具风味的特色传统面,涡阳是当地有名的农业大县,这里以种植小麦和玉米为主,人们的一日三餐也基本都是以面食为主,干扣面自然也是涡阳人一日三餐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个关于涡阳干扣面的经典段子:到北京,不到长城很遗憾。到杭州,不到西湖很遗憾。到涡阳,不去老子庙很遗憾,不吃碗干扣面,就等于没有来过涡阳。
在涡阳县城的大街小巷布满了大大小小经营干扣面生意的摊位、店铺,一条巷子少则三五家,一条街道多则十多家,毫不夸张地说,干扣面宛若根根丝线,缠绕了古雉河集的每个角落,几乎覆盖到这片土地的每个村镇。
比较引人关注的是一个细节是,涡阳干扣面的从业者大多数为女性,更多的是少妇,且个个身手不凡,颜值出众,还获得诸如面条西施、面条貂蝉、面条昭君、面条玉环等雅号,为涡阳干扣面加分,且秀色可餐,人气更旺。
涡阳干扣面主要是用煮熟的黄豆芽作铺垫,搭配上蒜汁、葱花、味精、食醋、酱油、香油等佐料,然后把煮熟的面条覆盖在上边,拌匀即可食用,里边最重要的就是灵魂辣酱,这样做出来的面条不但吃着有嚼头,还带有浓郁的酱香。口感丰富多样,香辣可口。已成为涡阳街面上的一道迷人的风景。
农谚云:不热不冷,四季不明,稼穑不生,五谷不丰。生长在老子故里、道源涡阳,因此,涡阳也被人们喻为“东方的耶路撒冷”,而涡阳干扣面,则被外国友人亲切地称之为“圣城中国面”。
阜阳格拉条,也叫格拉面,阜阳地区的特色面,因为在阜阳“搅拌”用方言说的就是“格拉”的意思。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备受喜爱。面条经过特殊处理后,口感劲道爽滑,搭配特制的酱料和配菜,味道丰富多样。
提到阜阳的格拉条,就不得不提到大词人苏东坡,北宋苏东坡在颍州挂职,探郊访友,途中肚饥难忍,至一农户家中,表明其身份,求物充饥。农户慕其才情,意欲厚待。奈何家贫,缺鱼无肉。逐以面奉上,并将家中仅存芝麻酱,黄瓜,豆芽等物至于碗内。匆忙中未及搅拌。上桌后,苏东坡见色泽诱人,胃口大开。农户提醒盐,酱油等调味品未及调匀。苏东坡随手上下一搅拌。食后赞不绝口。便问此为何面?农户一时不知如何应对。随口答道:“格拉条!”,格拉是阜阳当地土话。即搅拌也。苏东坡食后总念念不忘,回府后即命下人同法做之,后传扬开来,便成为了后来的阜城特色小吃。
格拉条这种面条比较粗,有点像放大版的意大利面,比武汉的热干面要粗一些,给人感觉很粗壮,颜色金黄,吃着很有嚼劲,香辣可口。阜阳人吃格拉条时,一般都会配上一碗豆芽汤或者用面条汤冲熟的鸡蛋汤,再搭配一些卤鸡爪或者卤鸭头一起享用。
事件曝光后,茶百道官方第一时间做出回应,于3月20日发表公开道歉信,承诺将全面整改。据了解,自3月15日开始,茶百道已对全国7968家在营业门店进行了详细排查。
淮南牛肉汤面,淮南被称为“牛肉汤之都”,淮南牛肉汤,徽菜沿淮片的代表之一,是苏北豫鲁皖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具有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以其醇厚的汤底和鲜嫩的牛肉而著称。
关于淮南牛肉面有这样一个传说,民国时期,河南人李洪成在淮南任督军时,常喝牛肉汤,有一天老母亲想吃河南手撕面,督军就用淮南牛肉汤给母亲下面,母亲吃后连连夸好。从此李督军常用淮南牛肉汤面来招待家乡的亲戚朋客,来表达其乡情未改。
淮南牛肉汤面的面条劲道有弹性,搭配香辣的调料和葱花,让人欲罢不能。牛肉汤肉肥汤鲜,特别是加上葱花,滋味更鲜。不黑汤,喝多不上火,嗓不干,再配以粉丝或面条、千张、豆饼,最后撒上香菜,滋味醇厚,回味无穷。
淮南牛肉汤面是平民美食,在淮南随处可见淮南牛肉汤面馆的身影,到淮南旅游观光的游客也会频频驻足,找一店子,吃上一碗香喷喷的正宗淮南牛肉汤面,喝汤吃面,那真是一种享受。
芜湖虾籽面,又称虾面,安徽省芜湖市的传统小吃。属于回族烹饪系面点。这道菜曾经是安徽芜湖当地人最难忘的“奢侈品”。从前的它,只能在他们生病或生日时食用。现在的它,已经成为普通人“负担得起的享受”。曾经是安徽芜湖人念念不忘的“奢侈品”,如今已经入选了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虾籽面选用优质面粉制作,面条细软爽滑。汤底以鲜美的芜湖虾籽为主,芜湖虾籽面是用长江中青虾的籽,配上多种佐料,先熬成高汤再加上用纯手工揉制而成的小刀面一起煮出来的美味虾籽面,不但面条有韧性而且营养还很高,还带有海鲜的鲜味。搭配多种调料熬制而成,鲜香四溢。每一口都仿佛能感受到大海的鲜美。
阜阳太和板面,又称安徽板面、太和羊肉板面,是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特色小吃,安徽代表性名面,因在案板上摔打而得此名。
关于太和板面的两个民间传说:
相传,太和板面源于三国时期。“桃园三结义”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在驻守颍州(现今安徽阜阳),张飞吃面总嫌太软、不筋道、清淡无味,脾气本来就火爆的张飞对此非常不满,于是厨师经过多次琢磨,经过上百次的实验,和面成功了。而后张飞对厨师又指明要用羊肉做汤为料,厨师灵机一动,添加近十多种能食用的药材和羊肉一起烹煮羊肉,熬出浓郁的羊汤,专门为张飞做面,张飞吃后顿感可口,顿时心情大好,有此故事,后人也称太和板面为“张飞板面”,之后安徽板面便在颖(阜阳)、宛(南阳)、襄(襄樊)等地广为流行。
另一传说,清朝的两广总督徐广缙,大新徐寨村人,清嘉庆年间进士。一生为官历任多职,一向俭朴、亲民、廉洁。据徐寨人讲,徐广缙回乡省亲,即脱去官服,背起粪箕与乡民一同施肥耕田。徐广缙在外漂泊一生,晚年酷爱家乡面食,有次经过村庄见一农家做面,把面搓成小条,用擀面杖压扁,双手拉着面的两头,在面案上边拉扯,边甩打,并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徐广缙品尝后大赞,面筋道爽口,并问这叫什么面,农家告诉他叫“甩面”。徐广缙说在木案板上做的面,汤清、面筋,就像我为官一任,清爽做事、板正做人,就叫板面吧,从此“板面”这一称呼便流传了下来。
太和板面在安徽真的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精髓在于汤料的制作,多种用料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按照特定的顺序熬制,面条在案板上摔打而成,宽扁厚实,搭配浓郁的汤底和香辣的臊子,给人第一印象就是浓汤宽面,臊子红亮,绿的菜叶,散发着诱人的香味,用料精、制作细、食之味美,久吃不厌。
泥鳅挂面,也叫泥鳅下挂面,安徽合肥肥东县的特色小吃,安徽滁州全椒县的特色美食。也是徽菜系的代表之一,其特点是使用泥鳅和挂面烹饪而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味道偏辣,泥鳅滑嫩,挂面筋道,老少皆宜。
在制作过程中,通常先将泥鳅煮熟,然后加入煮好的挂面,用酱油、盐、素油等调味。三四月份是吃这道泥鳅挂面的最佳季节,因为这正是泥鳅最肥美的时候,不会因泥鳅过老而肉质粗糙,也不会过小而欠缺一些泥鳅的鲜味。所以最好选用黑背泥鳅,这种泥鳅不仅肉质鲜嫩而且肉多,吃起来更满足!
泥鳅挂面不仅需要上好的泥鳅,挂面也须得是上乘。来自于六安地区的手工挂面,口感更加劲道。这手工挂面的选用季节可是很有讲究的,十月份以后制作的挂面就是这道菜需要的挂面,韧性十足不易断,而且吃起来有嚼劲。制作过程中加入少许的盐,且更便于保存。
此外,泥鳅挂面在湖北荆州洪湖匡家湖一带也有制作,虽做法各家有异,但都是当地的家常美味。刚刚做出来的泥鳅挂面,色泽鲜艳,泥鳅肥美鲜嫩,轻轻一吸就能脱骨,肉质非常细腻,软弹的挂面吸收了泥鳅的鲜味,滑嫩可口,汤汁浓郁,鲜香微咸,吃上一碗既解馋又爽口。
泥鳅挂面既可以是一道菜,也可以是一道主食。很多人去徽菜餐馆吃饭必会点这道菜,因为既可以在喝酒时当成菜吃,也可以喝完酒后当主食吃。
泥鳅与挂面看似八竿子打不着,但其实这二者一起做出来的美食让人简直欲罢不能。鲜美的泥鳅,绵软的挂面,浓郁的汤汁,连吃三碗也不嫌多!
安徽十大名面你觉得怎么样?安徽比较有名的面还有,马鞍山当涂大肉面、安庆炒面、池州小刀面、萧县鸡丝面、亳州炒面、亳州卤面、泰和羊肉面等等,你还知道有哪些好吃且有特色的面?“八皖大地”和“江淮之滨”的安徽,不光有“人间仙境”、不光有“莲花佛国”、不光有“天下第一奇山”、不光有“天下名茶”不光有精品徽菜股市中如何加杠杆,切莫忘了,还有各式各样的皖式小吃,徽式面点等等。